今天的主人公是南京本地人,加盟鍋貼小哥是在一個月之前。他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不像是老板,更像是一個店員,為此,我們還鬧出了一個笑話,幾經周折才確認了我們要采訪的主人公—張魏。
38歲并不是一個蒼桑的年齡,但是對于張老板來說,其中的19年都貢獻給了器械維修事業。從19歲到38歲,張老板是如何作出轉變,加盟鍋貼小哥這家門店,各種原因成了我們心中的問號。
19年的器械維修,19年的枯燥工作,讓眼前這個男人不得已說出“自己已經老了”這樣的話,語氣中滿是無奈,但也有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對于張老板來說鍋貼小哥就是新的開始,向過去的告別,向未來的展望。這是需要承受巨大壓力的,不是誰都可以接受轉變,不是誰都可以在三十而立的時候重新開始。
張老板的父親是做面點生意的,張師傅從小就耳濡目染,經過朋友介紹,張師傅對于鍋貼小哥的運營模式與前景非常感興趣,經過對數個鍋貼小哥門店考察,最終決定加盟了鍋貼小哥。
決定加盟鍋貼小哥后公司便過來幫張老板看人流,選地段,分析旁邊商鋪的營業情況,技術方面由公司安排培訓員工。
開業后,張老板與公司多次討論開業慶典,店里對蔬菜、肉、消毒設備等等都逐一盤查。沉下心來的張老板將自己的熱情和汗水都傾注在了這一家鍋貼小哥之上。

張師傅還跟我說,現在的面點市場競爭激烈,而新穎的運營模式都是市場上的香餑餑,還舉包子店為例,包子店對員工的技術要求比較高,而且非常的辛苦,一般早上1-2點就要開始工作到晚上8點關門,身體負擔很重。
而鍋貼小哥對員工的技術要求沒有那么高,因為公司會對員工進行培訓,人員依賴性較小,員工上手快招聘員工也比較方便。6點上班,9點下班,這個工作時間一般人都比較適應,也不會很累。包子的主要是做早上的生意,中午和晚上基本上沒有多少生意,而鍋貼小哥是全天性的,早中晚全面覆蓋。
疫情下的營業并沒有張老板想象的那么順利。因為疫情還沒有結束,但相比于其他的同類型店鋪要好上不少,這也是張師傅的信心來源。
雖然每天的生意還沒有回復過往的水平,但是每天的利潤也是非??捎^,清明假期的生意已經趕得上以前,這是復蘇,是茁壯成長,張師傅對此很有信心。
采訪中,張師傅一再表示,顧客們相信的是每一份真材實料,他要把鍋貼小哥做好爭取讓更多的人都嘗到鍋貼小哥的美味。
在疫情期間,也絕不偷工減料,用上好的菜籽油,新鮮的肉蔬,精心打磨之下的技術構建出來的鍋貼小哥,又有什么理由不成功?

文章和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